黑錢-觀後感

1201
SEOUL, SOUTH KOREA - FEBUARY 11: A bank employee counts U.S. dollars at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Korea Exchange Bank Febuary 11, 2004 in Seoul, South Korea.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has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excessive volatility"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after the dollar fell to a four-month low against the Korean won.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re-iterated on Wednesday that the country's foreign exchange policy won't change until there is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fundamentals. (Photo Illustration by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最近我正在看這一系列的影集,這是真實事件的紀錄片。
目前有6個案例,正在講一些上市公司如何賺黑心錢。
其中還包括HSBC、褔斯等,這些事件當然也都會影响到公司的股價(因為被抓包),有一個藥品公司還被放空。

影片其中一個案例是威朗製藥公司
他們因為新的執行長上任,主打併購同業小咖並拉抬藥價為營運策略。他們大幅減少研發的投入、併購藥廠後也裁撤研發部門,等於在財報上的成本支出就很漂亮,尤其研發其實是很花時間及金錢,可能好幾年也都看不到成果。當支出降低,銷售增加(提高藥價),所以在財報上他們的銷售提升,但並不是使用的人變多,而是人為了活命而付出了更高的代價。在這段期間,威朗的股價已經翻倍,但在市場上很多保險公司開始提高保費或拒絕保戶使用他們的藥品(處方簽)。

市場上有放空派,一直覺得他們的藥廠營運模式是有問題,後來從財報及實地調查找到他們營運上有問題的證據,開始在市場上放出消息,但即便放出來的消息不是100%正確,威朗卻又無法出來回應,因為要澄清表示他們需要講出”事實”,這部份又是他們不想讓外界知道的真相。中間還有一些併購藥廠的角力戰,包括知名市場主力艾克曼(William Ackman)的對沖基金公司Pershing Square比爾艾克曼也有加入,他後來也賠了40億美金。

後來這個事件擴大到政治領域+選舉期(關鍵日),有政治人物帶頭打這個議題,司法單位也介入,整個就此崩盤,2個月股價跌了6成,2015最高到257元,2017年最低到8元。

一般投資人真的是要仔細去研究投資標的商業模式還有仔細去分析財報,要知道他們賺的錢及方式是什麼,並且要拿同行的資訊來比較。

在影片中有一個放空方,他說對於財報分析他們很強,知道威朗的財報有問題,但一直無法說出是什麼問題,後來當有熟知醫藥界領域的投資者也在找威朗的問題,才點出威朗在哪些藥及藥局的操作上導致這些問題的存在。

個人覺得在找投資標的時,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圈,找到圈內人來協助會有利很多,因為內行的就是看的出門道。如果真的不了解,還是不要投入比較實在,因為不投入雖然不會賺,但一定不會賠。

這幾個案例是借鏡也值得思考,看對於自己投資的公司是否夠了解,能不能閃過潛在的危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