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投資策略自我檢視

931

在新的一年,依舊會先擬定主要投資方向,這就像畫地圖一樣,大約知道前進方向,才能進一步擬定策略方式進行,盡量避免盲目投資。個人投資主要以台股、美股二大類,沒有債券或其他商品。

台股投資方向

個人投資模式為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為主,所以持續找穩定獲利成長的公司為主要功課。不會祈求股價爆漲,因為那是可遇不可求,市場上也會看到公司獲利成長,股價還是下跌的情況。所以與其去猜測市場情緒,還是單純關注公司業務發展較好。

目前個人持股每年大約都會有5-8%左右的現金殖利率,那資產波動幅度就暫時不談,因為沒有賣出變現,加上股價波動程度很大,都只是紙上富貴,畢竟能拿回來的現金才是真的。但這不代表就不注重公司價值,在建倉前還是都會評估才動作。而現金股利會代表部位能帶回再投入的現金流。因為有套用獲利優先的概念在管理資金,特別設立投資專戶,只要現金股利入帳,都會有資金再轉進投資專戶裡,時間拉長也是會慢慢產生複利的效果。如果公司營運獲利正常,除非發生特別事件,否則大多採取的是持有策略。

今年主要會關注幾個產業:數位經濟、資安、半導體檢測。從個人Blog文章中可發現,一直以來都有在注意前二個產業,再來會持續研究半導體相關公司。因為在年初看到朋友發文,無意中發現這產業裡有個人喜歡的商業模式,在產業中的定位為賣工具而不是掏金者,這很吸引人持續研究。雖然不像護國神山或半導體大廠能創造巨大營收,但以公司規模及獲利能力來看,未來前景看好,每年的配息率也挺不錯。所以在年初也有建立一點部位,但對產業知識還沒有到很深入,還是需要加強學習,也還好有朋友的資料提供,讓我能找出研究方向。

未上市櫃的股票

去年開始有嘗試購買即將未上市櫃的股票,主要是找即將轉上市櫃,想找機會參與上市櫃行情,不過只有操作過一檔在上櫃前買進。原本也考慮想長期持有,但上櫃前有重大消息爆出,評估會長期影響公司獲利。所以上櫃第一天全出清,短期持有的績效還可以接受。而以現在該公司的股價來看,當時雖然沒賣在最高點,但沒長期持有算是正確。

要買未上市櫃的股票,即使證交所或櫃買中心上有看到公司申請了,大家也不能冒然買進,因為申請後是可以撤件。如果不小心跟風亂買,不但行情沒參與到,反而住套房就得不償失。

美股

這幾年一直都是用Firstrade投資美股,匯款及交易等都沒有問題。但在某天看到投資群組在討論如果持有人有天發生意外,要怎麼將資產轉移等,這會衍生稅及許多手續上的問題。重點是如果家人根本不知道有這筆資產,那就真的會隨風而逝。

所以評估自己在美股部位的投資模式,主要也是投資產業ETF為主,目前持有像是SKYY、IPAY、HACK,還有巴老的波克夏。如果是短線出入,用海外券商下單肯定是方便且划算。不過我只有買ETF且長期持有,所以就決定清空部位,再用複委託買回原本部位。由於股票出清的資金到正式進入賣方的賬戶,通常需時兩個交易日。當資金入帳戶才可以申請把資金匯回,還需要經過電話人工認證等,資金回到台灣大約快一週時間。

長期投資用複委託其實也是很方便,不要太計較即時報價這件事就好。手續費的部份,大家下單之前一定要先跟營業員詢問能否申請優惠,經申請後得到會跟牌價會有點差距。因為複委託有低消,所以每次下單金額如果只有買幾股,肯定是划不來。所以要透過國內券商買海外股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手續費的部份。

目前美股ETF主要都還是偏向科技領域類,這幾年的”帳面績效” 還不錯,可能剛好是新手的運氣,有跟到一波科技風。不過這幾個產業我還是十分看好可以長期發展的領域。雖然沒有持有暴漲股,漲個五倍十倍的,自己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找到這類的股票機會。所以穩定看部位成長,其實抱的就很安心,不用擔心幾天內就風雲變色,需要去公園搶位子住。

小結

個人投資模式看起來保守,無法像許多網路高手一樣,對帳單貼出來都是50%翻倍在走跳,但在持股的過程中,對於公司高層的經營能力及整體獲利能力都是相對安心,心情不會受股價的波動,就能更客觀去看待市場變化及找新標的。

去年給自己訂的學習計畫是學程式,後來深入接觸才發現自己的投資模式套用程式的機會不高。所以2021年的功課會在於擴展自己的能力圈,因為開始接觸原本不熟悉的產業,所以需要多花點時間累積專業厚度,讓可觀察的投資標的增加,期許每年現金流能像雪球般越滾越多。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