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投資機會初探

869

碳權概述

碳權是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轉化為經濟上可予以定價的金融商品,試圖透過經濟行為來驅動環境改善的動能。1997年於日本京都舉行第3次締約方會議(COP-3)時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針對包括二氧化碳在內之氟氯碳化物等六種溫室氣體,定出具體減量目標,將最大宗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可排放量(碳權)當成可交易的商品。排碳需求高的組織需購買碳權才能增加許可排放權,碳排放量少的組織,則可把自身的碳權透過交易平台販售。可透過使用替代能源、造林、節能減排方式,抵銷碳排放量,實現正負相抵,達到碳中和。

2015年巴黎協定提倡各國自主減量,建立國際間合作機間,可是各國簽署的各種協定並無強制力,直到經歷數十年的推動,許多國家針對環保及碳權逐步完善相關的法令規範,促使全球企業更加重視碳排放管控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碳權如何影響產業

國際間對於減緩地球暖化已經討論多年,直到近年開始採用積極的商業手段及法律規範,透過訂定碳排放量及徵收碳權費等,驅動各國及全球企業更加確實執行所簽訂的條約。以下列舉歐盟及APPLE的案例:

歐盟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計畫,規範碳密集型產品若進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tificates)才能將其產品銷往歐洲市場,規定進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台灣目前有鋼鐵、塑橡膠(含有機化學)、水泥與造紙四大傳統產業會被徵收到碳稅,出口金額合計約38.84億美元(1087億台幣)。

CBAM自2023年1月1日開始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transitional phase),2026年起開始則是納入CBAM規範內的產品都要申報數量及內含碳排放量,如果進口商可舉證生產過程已經支付碳價,則可以抵扣相應的金額。不只歐盟,美國也在研究碳邊境稅機制,未來預期會有越來越多國家也會製定相關碳稅。但這些計畫還要經過各國國內產業的反彈及國際間的政治經濟談判,未來實際執行程度則需長時間追蹤。

全球企業如APPLE、Google、Amazon、微軟及可口可樂等,都承諾要在2030-40年實現淨零碳的目標,承諾整體公司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週期實現碳中和。代表所有供應鏈都必須做到完整的碳足跡報告且需經過認證,供應鏈廠商可透過改善生產技術或購買碳權來達成要求。如果碳排放無法達標,則需付出更高成本去購買碳權才能達到碳中和,未來還可能會丟掉訂單。

全球減碳概況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資料2019年全球排碳量達334億噸、2020年受疫情影響排放量略減至315億噸,而IEA則警告在2021年可能因疫情復甦可能達到330億噸。2021年的氣候峰會,各國宣示大減碳排放量。幾個主要國家目標如下:

美國:2030年減排52%

中國:2026-30年停用煤炭發電,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

日本:2030年減排46%,2050年達到碳中和

歐盟:2030年減排55%,2050年達到碳中和

加拿大:2030年減排40%,2050年達到碳中和

英國:2035年減排78%

這些宣示展現各國對於減碳的決心,雖然目前離2030-50年還有10-30年時間,在這期間每年都會有階段性的減碳量要達成。

圖表來源:IEA(國際能源總署)

聯合國也要求各會員國要合作達成年減7.6%的排放量,才有機會減緩地球暖化,換算下來約要年減23億噸的排放量。各國的碳稅及碳權價格不一,單以碳權交易以最粗略中間值金額概算,23億噸估值可達千億美金以上。在各國排放核準額逐年降低的情況下,企業免費排放配額會減少,如果跟不上減排的速度,未來則得付出更多成本購買碳權,會直接面臨成本成費增加的壓力。

碳權近年發展趨勢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64個碳定價機制,總共管制全球 21.5%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 2020 年的 15.1% 相比成長6.5%,另外有3個定價機制已有具體規畫,即將十實施,而今年的排放管制量會成長,主要來自於身為碳排放量第一大國的中國全國碳交易制度的施行,即使如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管制量也還未達到2010年巴黎氣候協定所需要的45%。

圖片來源: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World Bank)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金,涵蓋全球21.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20年碳價收入較2019年提高80億美元。歐盟的碳稅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會依各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稅及碳權價格不同受影響,排序僅供概況說明。)

圖表來源:自由時報

歐洲碳排期貨價格從今年約34.5元左右已經上漲至56.5元之多,這價格會是泡沬還是持續往上漲,沒人知道。尤其各國的碳排放額度、產業配額、稅額及能源政策都不同,很難制定統一標準。因此,國際碳權交易還需要時間規劃整合,近期內還是可觀察各國的交易市場發展。可以確定的是全球減碳勢在必行,未來能核準的排放量只會逐年減少,加上不是每個企業組織都有能力做到碳中和,所以就需透過交易所向有碳權的人購買排放量來抵用或是直接直付碳稅,以符合各國的環保規範。

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台灣碳權制度發展概況

目前台灣沒有碳權交易所,台灣公司可利用國外的碳權交易平台進行買賣,國內各企業的碳權交易可透過行政院環保署進行。政府目前正針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修法階段,以2005年為基準下,2050年將減碳50%以上,2025年應降低10%的碳排放,也透過法令訂定徵收碳費依據。

根據最新公布的2019年溫室氣體盤查,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查到十大排碳企業加電力業占了全台灣整體碳排放近85%。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碳費微收預計會以排碳大戶為優先,例如發電、石化、鋼鐵、積體電路等產業。這還需修法能順利通過及訂定完善的碳費制度、排放配額等。公司也需提早準備技術升級及轉型,面對未來相關明訂碳定價制度法規上路時,降低其對企業運營的衝擊。

尋找碳權投資機會:公司or ETF

A.公司

近期很多新聞都在講碳權概念股,提到太陽能、風電、儲能設備等,也例出許多國內公司像是中鋼、華紙、綠能產業,國外則有Tesla、蔚來汽車等。以大家最熟悉的Tesla為例,因電動車無須燃油,而擁有大量剩餘的碳排放額度,過往8年隨產能提升,碳權收入逐漸增加。

雖然Tesla的碳權收入增加,但只有在2020年賺錢,還是因為碳權收入增加近10億美金,Tesla H1營收為223.47億美金,碳權收入為8.72億美金只佔3.8%,主要還是來自於電動車銷售收入的提升,而不是碳權收入。

(資料來源:特斯拉

雖然Tesla因碳權收入大筆金額,但過往幾年主業還是虧損,如果碳權在某段時間向下震盪,公司可能就會因此虧錢。這幾年跟Tesla賺買碳權的客戶也一定會開發新產品或調整生產技術,碳權購買需求是否還有這麼強勁,也值得觀察。

國內外單一公司主要收入很少來自於碳權,主要還是需要看整體營運收入進行分析,所以要檢視公司能否因全球碳中和政策獲得直接或間接獲利。現階段會建議把碳權收入類比視為台灣公司常持有的外幣部位,會因匯率波動的匯兌損益,當作公司紅利即可。

B.ETF

由於很難追蹤各家公司關於碳權相關的收入情況,尤其涵蓋綠能、儲能設備及創造碳權等產業,要投資碳權並建立完整的部份著實不易,不過國外都有相對應的ETF。推薦可以使用MoneyDJ的ETF搜尋功能,找能源或新能源類別,看是否有屬意的標的。

小結

全球減碳到一定程度,碳權需求會不會減少?這是有可能發生,但應該不會在近期內發生,至少依各國所訂的目標在2030-50來看,離現在2021也還有數十年,所以近期內選擇好標的投資,應該還可以持有很長一段時間。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