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這世界如何變化,要戰主動被動都沒關係,我們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持續向前。
來分享回覆最近一些朋友會常問我如何去訪公司的相關問題
其實,接觸公司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是透過公開活動,有些則是自己安排的參訪。
一、自行約訪公司
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約訪就是去華研,那時有先寫信跟電訪,後來才約好幾個朋友一起去,就從那時開始累積約訪的經驗。
雖然不一定每家公司都會提供投資人自行約訪的機會,通常事先會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絡公司,詢問是否能有參訪的機會,多數公司會希望來訪者具備一定的投資研究背景,所以事先準備好相關資料並展現專業態度,或許就有較大的機會約訪成功。如果能促成參訪,就讓投資人可以深入探討自己關心的問題
二、參加公開的法說會與業績發表會
公開的法說會和業績發表會是投資人了解公司狀況的另一個管道,每家上市櫃公司,每年都至少要舉辦一場法說會,讓投資人有機會與管理層直接接觸,進一步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不過這種場合因為參與人數眾多,互動機會相對較少,能提出問題的深度也可能有限。
三、參加股東會
年度股東會是另一個與管理層接觸、了解公司狀況的好機會。股東會不僅是法定程序,通常就是直球對決的場合。當然如果可以,要多保留一點時間。可以提早去,如果遇到管理層,可以私下詢問一些問題,或是在會後也可能有時間可以交流。不過如果可以在股東會之前,先有跟公司聯繫互動,到股東會場時,就可以縮短跟經營層的距離感,能更快進入狀況交流。
四、近年私訪的增加:結交投資高手的影響
這二年透過朋友介紹而參加私訪的機會也漸漸增加,特別是在投資圈中結識了一些高手朋友,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產業知識,也樂於分享經驗和資源。這些朋友可能已經對某些公司有深入研究,並願意帶領參訪,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產業和公司的發展。
這也回到了如何認識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我自己一開始是透過在粉絲專頁上分享投資研究心得,因此認識一些對投資有興趣的朋友,慢慢建立起人脈。投資是一個資訊密集的領域,個人能深入研究的公司數量有限,但當形成一個投資圈時,每個人彼此分享資訊,建立分工合作的默契,就能涵蓋更多的公司和產業。
投資研究不僅僅是單打獨鬥,更需要集體的努力。透過各種公開的活動、自行約訪及私訪的機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與未來發展。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後,也擴展了投資產業範疇,開始接觸以往有知識門檻的產業。畢竟要研究新產業及公司,如果有師父領進門,修行的速度就更快了。
所以我都心存感恩的分享,珍惜每位願意互動的朋友,一起創造善的循環。
祝大家投資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