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個股短評
投資心得
投資心得
讀後感想
其他文章分類
個人品牌
創業
活動舉辦
網路行銷
行銷企劃
商業模式
關於我
搜索
Duncan Teng 的投資觀察
Duncan Teng 的投資觀察
首頁
個股短評
投資心得
投資心得
讀後感想
其他文章分類
個人品牌
創業
活動舉辦
網路行銷
行銷企劃
商業模式
關於我
More
Search
現在趨勢
安碁資訊(6690):台灣首家IPO資安服務廠
安碁資訊(6690)初探:網路世界的資訊守護者
寬宏藝術(6596)-法說會心得
2019 華研(8446)法說會心得
讀後心得:閃電擴張
個股短評
安碁資訊(6690):台灣首家IPO資安服務廠
Duncan Teng
-
2019-09-23
個股短評
安碁資訊(6690)初探:網路世界的資訊守護者
Duncan Teng
-
2019-08-23
個股短評
寬宏藝術(6596)-法說會心得
Duncan Teng
-
2019-08-17
個股短評
2019 華研(8446)法說會心得
Duncan Teng
-
2019-08-16
心得感想
讀後心得:閃電擴張
Duncan Teng
-
2019-07-24
心得感想
我們都該重視的投資管理成本
Duncan Teng
-
2019-06-23
個股短評
華研(8446)-2019-績優股社團報告
Duncan Teng
-
2019-06-17
最新文章
讀後心得:訂閱經濟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5-06
0
看到訂閱經濟要請大家先冷靜 先冷靜,這不是新的商業模式,這已經在社會上運作幾百年了。像是報紙、水、電、電話費或是小時候常見的羊乳鮮奶等,商家及消費者都是採用訂閱制的方式在傳遞商品服務及付費。 這本書的內容大多在提國外一些成功轉型的案例,或是在建立訂閱服務需要注意什麼細節,但比較少提到訂閱制會遇到什麼樣的市場問題及挑戰。 投資者在觀察投資標的時,如果有聽到公司要轉訂閱制的消息,可以從哪些層面去判斷是否會成功? 不景氣時,誰最快受影響 留客力 轉換成本 以下會以四個網路服務來做綜合說明,分別是: Netflix、Dropbox、Google Suite、Office 365 訂閱服務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持續提供服務且收費”,但不是每樣商品或服務都適合,首要就要去思考”商品是否有持續使用的必要性?” 不景氣=縮減不必要消費 這四個常見的網路服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如果假設消費者預算開始吃緊的情況下,哪個訂閱服務會被優先取消?相信是會從Netflix開始取消訂閱,因為娛樂為非必需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市場上關於娛樂或是消費型商品都會優先受到衝擊。 訂閱服務拚的就是留客力 那如果是其他訂閱制商品,像是工具軟體呢?在不景氣時,當然也會受到影響,但投資者更要注意的是商品服務解決的痛點有沒有別人多? 服務名稱 Netflix Dropbox (簡稱D) Google Suite (簡稱G) Office 365 (簡稱O) 解決痛點 影音娛樂 儲存空間 文件編輯 儲存空間、網路工具及服務。EX:信箱、相簿、雲端硬碟、Google文件等。 儲存空間 文書工具 Dropbox大家都知道是可以將檔案儲存在網路空間,可是Google Suite、Office 365也都有提供。即使D後來又開發文件編輯功能,也頂多是追趕G跟O的部份功能,所以消費者會因為功能需求而轉到另二項服務上,捨棄D產品。 那G跟O二者會不會發生排擠或取代呢?因為這二家巨頭除了儲存空間之外都有發展獨特的工具服務,這就是比給功能整合及使用者體驗了。如果細部功能先不比較,大方向來思考,這時就要去找市場上還有哪些服務競爭者? 訂閱服務雖然可以創造穩定現金流,但也有可能因為市場競爭而很快流失客戶。舉例來說:O會較直接打到Evernote,因為O提供的服務除了大家熟悉的Office系列,還有One note也可以做到筆記功能,而且還可以整合到其他軟體,如果以Evernote跟Office 365相近的費用來比,顯而易見Evernote的產品力會在市場上挫敗。 G跟O的服務都是必須長時間持續使用且無法中斷,因為不可能今天用Gmail,明天就不用,就像我們生活無法一天沒有水、電一樣。如果商品服務沒辦法做到"必需",而是處在"有也很好"的階段,那就不一定適合訂閱制了。 轉換成本越高,競爭力越強 D服務為什麼會優先被排除,因為要換到其他服務只要搬走檔案即可,G服務為什麼夠強,因為要把所有的內容,像是Gmail、Google相簿、文件都搬移會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會是需要調整所有工作流程,比如常用Gmail的,習慣界面及收發方式,重要信件或分類都建立已久,換新服務要重新建立,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服務沒有大問題或明顯功能不足的情況下,使用者一般是不會輕易轉換工具。所以要從G服務搬離,不是不可能,而是要考量轉移成本是否對自己有利。這也是投資者常談的護城河之一”轉移成本”,在訂閲服務中更是重要。 訂閱模式盛行的背景因素 訂閱模式在這幾年開始盛行,也是因為科技的進步,社會對於科技應用的接受程度增加,例如像是信用卡普及、網路基礎設備提升及網路服務成熟等,讓訂閱服務可以順利推行。在這本書裡有提到公司要轉型需注意的內部問題,也很值得一看。 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基本開銷,像是水、電就是絕對必需品,這個消費者心中是再怎麼吃緊,也會支付的費用。但如果是拿電信服務跟第四台服務,這就會在有限的資源下,预算就會遭到排擠了。因為現在生活型態的改變,年輕族群使用網路的程度增加,不論是連繫或是看影片等,都只要一支手機,連上網路就能搞定。這樣第四台及固網業務就會遭受衝擊,因為被其他服務取代,必需性降低,自然就會被捨棄。 訂閱模式不是萬靈單,還是得回到根本去分析產品功能及競爭對手之外,還要注意是否有被其他服務取代的可能性。 台灣股市在軟體類的訂閱服務公司不多,尤其是市場大多還是接受買斷式的居多,所以自己都是看國外公司的轉型發展,建議可以找雲端運算或軟體服務類別的ETF,像是SKYY、VGT等,找出持股清單,各個ETF裡的持股重心都會不太一樣,這時就可以回過頭來思考前面所提的那三點,再做進一步的分析判斷。
閱讀更多
讀後心得:財務煉金術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4-24
0
《財務煉金術》這本書不是介紹會計基本名詞,也不是教你如何投資股票,而是用很多案例實際市場案例來解釋該注意什麼樣的財務數據,並且分析公司營運狀況。這本書在副標題是寫"經理人必修,無門檻學習企業財務力",所以這本書的出發點並不是寫給投資者。在閱讀後,覺得這本書可以讓對投資領域的朋友們在判斷公司方向,能對於營運面有更深入的思考判斷邏輯。 自己接觸財報,大致會分為幾個學習階段。一開始以為對於財報還不熟悉,所以會就幾個重要的財務數據開始看起,舉例來說如:ROE、ROA、EPS、毛利率等,當然還要知道各個會計項目所代表的意義。下一個階段則是進到分析公司營運現況,會開始拆解公司主要銷售組合的各項毛利或是地區營收佔比等。財報的大魔王就是熟悉一家公司之後,要比對產業變化、上下游公司的競爭對手或是經濟趨勢等。以上只是很粗略的舉例,其實每個階段都還有很深的學問要去學習。 所以關注公司除了看財報數據變化,更要進一步去判斷公司未來策略及走向。《財務煉金術》就補充了這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從七大方向去引導我們該如何分析一家公司。 財務策略 財報分析 公司營運決策 匯率風險管理 企業價值評估 公司成長策略 公司治理 《財務煉金術》的內容不是點到為止的解說名詞,而都提供實際案例加以輔助解說。舉例來說,在第五章談到匯率風險管理,作者先用案例說明重要性,然後完整提出匯率風險會發生的面向,並且說明企業常見的避險方式,這對於未來自己要判斷公司對於匯率的控管及應變非常有幫助。 投資考驗的不只是尋找優等標的的能力,尋找風險的能力同樣重要。價值投資者若能從財報中發現問題,或是比對同行業數據發現異狀,就能適時退場,降低投資風險。
閱讀更多
讀後心得:雷浩斯教你破解巴菲特護城河選股袐密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4-18
0
投資就是為了讓資產持續成長,只要能達到目標,任何投資方法都是可行的。但唯一差別,就是在達成率有多少。很多人可能緊盯許多數字,像是營收、本益比、毛利率或資產報酬率等,明明就看得懂每個項目數據,可是組合起來又變成無字天書,不知道該如何判讀。以前小時候我也曾經迷惘過,所以在多方閱讀及分析,就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質化分析、價值投資的路,進而有幸認識了雷大。 投資者時間有限,需研究的公司很多,所以需要有系統化方式去進行及篩選資訊來源。這本新書《雷浩斯教你破解巴菲特護城河選股秘密》,從質化分析架構開始,以人、能力圈、護城河三個重點為主軸,最後再帶到交易心裡操作方法。 個人收獲 經營階層評估 讓我覺得有收穫的部分之一是關於經營階層評估,這個部分是比較容易去忽略,以往會在產業動態或公司營運狀況部份,下很大心力去收集資料及分析,會去注意比如持股變化及其專業領域表現,這本書用更深入方式,從心智能量、價值觀到能力圈去分析經營者,並把經營者分為給予者、外向型、奪取者、內斂型、利益者等類別,這有助於我們認識公司未來會因經營者風格不同,公司可能會被帶領的發展方向。 SOP 這本書另一個特點是明確列出要點,不論是選股、評估經營階層或護城河等,都能有重點列表可參考,讀者可在閱讀過程中記錄下來。投資就是不斷練習及修正的過程,我個人是在閱讀過程中,先用MindMap記錄重點,拿起自己的投資SOP、投資檢查表來確認,如果有覺得不錯的方法就納入調整。 結論 我是在2016年認識雷大,閱讀過他的著作及參加課程,這幾年長期觀察下來,發現他真的是一位極度認真的高手,我也把他當作是自己刻意練習的標竿之一。雷大的閱讀量十分驚人,除了投資類的書籍,他閱讀許多不同領域的讀物。不只如此,他還能把各個領域的優點融合,運用在投資操作裡。這本書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光只從財務數據去篩選公司,更進一步分享如何觀察經營層的方法以及交易心理的掌握。 如果你是投資新手,想要朝質化分析及價值投資方向前進,這本會是很好的敲門磚,幫你打下很好的地基,可以從此再向外延伸。如果已經有一點投資經驗的朋友,可以翻閱這此書再比對檢視自己的方法,相信可以進一步優化投資流程。
閱讀更多
讀後心得:從本能交易到紀律交易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4-13
0
《從本能交易到紀律交易》這本書,是記錄世界級投資高手的驚人慘賠案例。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真的很慶幸看到這本書寫出血淋淋的案例,讓我們一窺究竟,了解什麼樣的投資行為會導致失敗。 看完這本書,我認為有以下三個重點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及自我檢視: 歸因謬誤 倖存者偏差 投資紀律 歸因謬誤 歸因謬誤指的是人們傾向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將他們的失敗歸咎於外來的不幸力量。在市場大好時機,賺錢的機會相對較高,有賺錢講什麼都是對的,很多人就會因為這樣自以為是投資高手,當市場上充斥了這樣的資訊,等到牛市結束和退潮時,我們才知道誰沒穿褲子。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時時警惕自己,不要以為有一點點績效,就自以為有高超的投資能力。當有掌握數千億資產的人,養了百人團隊,都會投資失敗,我們更沒有道理自滿,反而要戒慎恐懼,因為市場永遠會有料想不到的陷阱等著自己。 倖存者偏差 很多書或者是社群在討論投資,都會分享是如何成功,或是貼出對帳單來展示投資能力。在投資路上走了一段時間,身邊一定會有很多投資朋友分享心得,會討論找到什麼好標的或是賺了多少錢,反而很少聽到哪一檔虧了多少,或是投資決策出了什麼問題。因為聽到大多都是好消息,就會誤以為那些標的或方法都是正確的。 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保證獲利。獲利總是非常吸引人,聽多了好消息,有時會讓人禁不住誘惑,也會想要跟著投入或學習投資方法。在急著學習的過程中,常忽略了我們自己能力圈的守備範圍到哪裡。 例如今天有人報了ㄧ檔說是成長股,而且他過往績效都很好,你會考慮投入嗎?如果標的在自己能力圈範圍之外,你要怎麼評估何時入場及退場?搞不好自己成為被倒貨的對象。 投資紀律 遵守投資紀律真的是最難的項目之一,即使連股神也都會犯這個錯誤。錯誤在投資的過程中,只會不斷地發生,沒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完全正確。所以我們更需要遵守紀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投資檢查表,照表操課,並且記錄思考決策過程,雖然這不會保證成功,但至少會明確知道如何失敗,發生錯誤時才能有檢查及修正的依據。 結論 失敗一定是做錯了什麼事,成功則不確定做對了什麼事。 在市場上很少聽到失敗案例,有兩種原因:直接畢業跟報喜不報憂。每次在股市大幅震盪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畢業文。那種一次失敗就出場的案例,檯面下一定更多。但我們無從得知到底是怎麼發生,只能看著那些還有心情寫畢業文的人分享心得,畢竟這些還是少數。 所以如果可以從失敗中學習,透過他人案例降低學習成本,知道哪些錯誤需要避免,就能加強自己留在市場上的機會。尤其知易行難,當每個人都能獲得相同的知識及資訊,結果差異就會是在執行程度上分勝負。 《從本能交易到紀律交易》這本書不會告訴你如何在股市賺錢,只會告訴你做什麼事就可以在一次賠錢的情況下直接畢業。畢竟我們只是一般投資者,無法承擔重大損失。看了這本書,可以用極少成本得知別人付出慘痛代價的原因是什麼,再來就是需要紮實遵守投資紀律去降低犯錯的次數,才能長期待在市場,找尋獲利的機會。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閱讀更多
讀後心得:下重注的本事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4-09
0
《下重注的本事》這本書不知道翻閱過第幾次了,但之前一直沒有整理心得,這次再度重新閱讀又有不同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交流。 誰更需要有下重注的本事? 股市主要就是分為散戶跟法人在交易買賣,誰比較適合下重注? 在市場上,法人有獲利績效及時間的壓力,散戶則佔有時間及專注的優勢,散戶相對還是比較有重壓的本錢。法人無法像散戶一樣可以去研究營運良好的小型股,就跟巴菲特一樣,資金到一定程度的部份,只能朝大型公司去買,那小型股就是散戶的大好機會。
閱讀更多
讀後心得:矽谷創業家教你看懂新經紀公司財報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4-04
0
今天讀書心得要分享的一本書為《矽谷創業家教你看懂新經紀公司財報》,這本書非常有趣,主要是針對網路事業做一個拆解,這本書主要介紹以下五類公司: 1.電子商務 2.金融科技 3.廣告事業 4.個人收費事業
閱讀更多
朝價值投資之路前進:第一次企業參訪就上手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3-27
2
今年給自己設定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達成企業參訪,當然首選就是個人關注已久的華研,甚至還組織個股的追蹤團,平常就會常討論公司的策略及表現。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團員對於公司的認識程度趨於接近,所以就開始規劃準備企業參訪。 在2019/3/26這一天,成功完成個人的第一次企業參訪,跟大家分享準備過程及感想。 如何邀約 當得到華研發言人同意可以進行參訪,回報給組員時,大家都很好奇怎麼可以約成功。 首先是以mail的方式,有說明群組的背景及組成、參訪用意及希望能跟誰見面對談等。接著等待一段時間,可以是半天或一天,再致電給發言人確認是否有收到信件,並在電話中再次說明信中的內容。這通電話就有得到初步可以參訪的回覆,發言人也說明信件中的需求以及公司政策針對參訪可以配合的部分。
閱讀更多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投資路上提升能力的絕佳方法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3-21
0
近期看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這本書,讀完之後讓我感觸很深也獲益良多。環顧身邊有很多好友,都是因為寫作,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進而向財務自由的路前進,所以就下定決心跟他們學習。 我大約在去年9月開始寫投資相關的文章,在這之前都是不定時寫,有時偷懶也就沒寫,直到10~11月左右才真正設定撰寫投資相關主題,一週一篇(過年放假)產出。 主要設定在個股分析及投資相關心得分享為範疇,起初曾詢問過幾位好朋友,業界的投資報告有沒有撰寫技巧可以學習,討論過後的結論:寫就對了,寫到最後就會找出適合的方向跟風格。 幾個月後,真的親身體驗到寫作的後勁,完全超出預期的效果,讓我收穫豐富,大致歸類為三點:
閱讀更多
艾蜜莉會計師用二本書幫你立刻提升投報率
心得感想
Duncan Teng
-
2019-03-15
0
大約在1年多以前關注到艾蜜莉會計師,那時是看到她的粉絲專頁有錄影片,分享稅務相關的主題。 後來她連二年出書都有購買來看,第一本為"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近期出了第二本為"艾蜜莉會計師的10堂創業必修課",看完之後,真心覺得這兩本書對於投資者來說會是很棒的工具書。 個人結合這二本書的精華,對於投資者最大的重點就是節稅,第二大的重點還是節稅,第三大的重點就是第一二點。從個人節稅到設立公司的細節,都有很詳細的說明,以下為個人的讀後心得分享。 股票股利所得課稅規定變化 身為價值投資者,大多是靠著時間的累積,資產逐漸成長。當所得增加時,稅金也會隨之增加。尤其是新制稅法上路, 股利所得計稅方式的調整,長期投資者更必須要了解稅務細節,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節稅方式。
閱讀更多
1
2
3
...
15
15的1頁